近日,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KLMP)與華萊士保護組織Licoupang和薩姆·拉圖蘭吉大學等在印尼KEK Likupang開展了為期4天的科研潛水培訓研討會。研究團隊將志藍技術“水下通信導航系統”列入了科研潛水員裝備培訓課程中,作為科研潛水活動安全保障裝備。

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KLMP)經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于2010年正式成立。實驗室由香港城市大學牽頭,集合了香港本地八所大學、超過50位優秀科研人員,致力于研發跨學科的創新方案,以解決對環境和公共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的海洋污染問題。

SKLMP研究團隊,左四為陳荔博士
此次科研潛水培訓由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荔博士帶領,期間進行了潛水地點評估、組員培訓、小規模底棲棲息地測繪調查和底棲甲藻取樣。陳荔表示,希望經過這次培訓研討會,形成珊瑚礁測繪等科研潛水ISO和SOP供未來其他研究人員遵循。
志藍技術“水下通信導航系統”作為在水下棲息地測繪和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健康監測ISO和SOP中應用的潛水裝備之一,研究團隊圍繞其進行了使用培訓。
水下通信導航系統 使用培訓
▼




水下樣本采集人員用潛水導航電腦Pro
查看同伴實時定位
▼


同編組成員使用潛水導航電腦M
▼



推動海洋研究進步離不開海洋創新技術的應用。志藍技術水下通信導航系統運用先進的水聲科學,開創性地融合了水下定位、水下導航和水下通信等技術,核心功能實時定位、信息收發、空間導航、緊急求救和異常狀態預警等可以幫助科研潛水員們應對多種水下情況。在此次培訓研討會上,水下通信導航系統獲得了研究團隊成員們的使用認可,未來將在海洋測繪調查、人工礁石開發等海洋研究中發揮安全協同作用。